如何建立學習習慣
#1 發掘正向學習動機
學習必須是基於「正向」動機,就如同「有錢人想得跟你不一樣」這本書所指出的,動機將會影響行為,如果學習動機是基於負面因素及仇恨,例如不想他人瞧不起、想報復老師或父母,在這些目的達成之後,你將會失去學習的動機,因此必須要找出對於自己而言,正向學習動機才會長久。
而如何發掘正向動機,則必須加強與自我的對話,由於現代人的娛樂消遣實在太多,鮮少有時間能夠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,建議每天都留一點時間給自己,自我察覺並了解自己驅動前進的能量,再透過不斷自我的溝通達到強化學習動機的目的。
#2 找到喜歡學習媒介
學習必須要融入到生活之中,就如同「原子習慣」這本書所提到的,要建立一個新的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-架接在原本的習慣上,例如早上原本就有吃早餐的習慣,就可以試著培養吃早餐時邊聽BBC新聞的習慣,將學習視為生活的延伸,才能夠避免惰性及拖延。
而生活的延伸更可以透過平時喜歡或是習慣使用的媒介來學習,現在學習的媒介非常多元化,Jacky本身就有加入一些臉書社團、追蹤知識型Youtuber及Instagram帳號來學習,藉由這些自己平常慣用的媒介能夠大大提升學習的頻率,進而融入生活養成持續學習的好習慣。
#3 找到合適學習時間
進到職場之後學習時間變得相當分散,沒辦法像學生有長時間的機會學習,學習是由長短不一的時間所拚裝起來,因此找到合適學習時間,並且搭配對應學習媒介相當重要,而大致可以分類為片段性吸收及系統性學習。
片段性吸收適用於較為零碎的時間,例如通勤時間、午休時間,並且透過資訊較分散不具系統方式來學習,例如Youtube影片及podcast節目等;系統性學習則適用於較連續的長時間,例如下班時間、休息時間,藉由具系統性方式學習,例如線上課程、職業訓練課程等。
#4 練習、應用知識並且內化
為什麼內化知識這麼重要呢?人類的大腦相當奇妙,我們接收到的資訊會先保留在短期記憶區,只有少數你本身覺得重要、經過重複練習、吸收內化過的資訊會被轉移到長期記憶區,這也是為什麼教育制度會搭配隨堂考試、小考、期中考讓你重複練習,經過內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會。
在學習到新知識後,必須通過不斷練習及應用,才能夠將知識進一步內化成自己的能力,Jacky非常建議透過「教學」的方式,嘗試著將所學到新知,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,這本身就是一種內化的過程,在教學時更可以知道自己哪裡不懂,有哪裡需要補足,所謂「教學相長」就是如此。
#5 分享進度、詢問並互相勉勵
在學習的過程中,也可善用「夥伴」的力量,由於學習常常無法在短時間看到成效,一個人學習除非具備強大的自我驅力,否則通常是無法堅持很久的,會陷入自我懷疑及惰性之中,如果有學習的好夥伴就可以互相分享、詢問及鼓勵,對於學習是能夠有正向回饋與滿足的。
例如透過讀書會式的進度分享,會產生督促的效果,進而自我努力學習不要落後於進度;而藉由詢問可以幫助解開心中疑惑,增進知識內化,有時候在討論的過程甚至可以產生新的創意或想法呢;互相鼓勵則可以避免自我的懷疑,再接受正向回饋之後,往往會更有熱忱投入學習當中。
本文摘錄自 https://www.jackylifenote.com/how-to-keep-learning/